普洱茶,作为中国茶叶中最为复杂神秘的一员,蕴含着深厚的中国式玄妙。它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探究竟。
普洱茶的起源与地域特色
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2003年3月正式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特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这些特定区域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昌宁县以南,沿澜沧江东西两岸的凤庆、临沧、双江、勐海、思茅、景红等县市,分属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属亚热带高原型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每年十月底至次年五月为旱季,日照充足,空气干燥,降雨偏少;六月至十月为雨季,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量多。年平均气温17—22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2000毫米,相对湿度80%以上,土壤为砖红壤与赤红壤为主,PH值呈弱酸性,土质疏松,有机含量高。在这样的环境下,所培育出来的茶叶与江南地区的茶叶有着显著的不同。江南的山水培育的茶叶是小叶种,清爽淡雅;而云南的山水养育出的茶叶属大叶种,叶子可大到如成年人手掌一样。这些茶叶含物质多,耐冲泡,但苦涩重,味酽,刺激性强。经过后发酵之后,却能化苦涩为甘醇,茶气十足,回味悠长。
云南大叶种茶叶的植物分类与晒青工艺
云南大叶种茶叶在植物分类上的确定,是由英国植物学家马斯特思先生于1884年用印度从远东引进种植的大叶种茶样本完成的,因此定名为阿萨姆种。根据国际惯例,我们称云南大叶种茶为普洱茶种,但在国际交流中必须使用它的学名阿萨姆种。
晒青是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云南地区阳光充足,大叶种茶青采摘后先经杀青再经揉捻,然后用日光晒干,成为进一步加工普洱茶的原材料。传统普洱茶的品质优良关键即是晒青干燥。传统晒青时,如果天气晴朗即薄摊晾晒,如果天阴茶叶就摊晾在火塘吊挂的竹席上,所以有的晒青毛茶会偶有烟味。晒青茶缓慢的干燥过程,使茶叶在干燥之后仍然含有较高的水分,一般晒青完毕毛茶中水分还保持12%以上。正是这些水分使传统普洱茶在交易、运输和储藏中仍然在继续自然发酵,最后完成陈化过程,由生涩刺口变得甘醇柔滑。
普洱茶的后发酵特性
普洱茶从发酵度上讲是属于后发酵。这个“后”是指后续不断的意思。因为普洱茶在加工完毕之后依然是有生命的,仍然会随时间的流淌不断得变化发酵。这种后发酵的特性,使得普洱茶在长时间的陈化过程中,其口感、香气、滋味等方面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也是普洱茶之所以备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加工工艺和后发酵特性,成为了中国茶叶中最为神秘、复杂的一员。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商务普洱茶选购与经营全攻略:从茶庄知识到景迈柏联庄园解析
2025-08-22 01:41:24如何辨别陌生茶树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
2025-08-21 00:38:31普洱茶7758是哪个厂的「普洱茶茶厂编号」
2025-08-13 03:50:49普洱茶如何施用化肥
2025-08-11 02:38:202003年7572普洱茶:茶界璀璨明珠,传承品质与魅力
2025-08-11 02: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