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些人希望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有些人希望知己胜过黄金,宁可多也不要少。
朋友不一定多,少是另一种充分。
一个小房间,连着一个露天庭院,邀上三五好友,在冬日的阳光下一起喝茶聊天下棋,好惬意。
一壶老茶,三五知己,胜人间无数人。
最好的朋友,少即是多。
以前我们听到长辈的感慨:人在生活中朋友不多的时候,总觉得长辈交往太少,圈子太小。
当我们长大,跨过青春,到了四十岁才意识到,真正适合每个人的朋友真的不多。
以前有那么多朋友,现在都在异地。只有少数人看清楚了,分开了,背叛了,才真正的留在了他们身边。
我记得一个寓言,讲的是一只羊在山坡上玩耍,突然旁边出现了一只狼。羊反抗并大声呼救。
牛看见了,转身就跑;当驴子看见它时,它跑掉了。过了这里,猪冲下山坡。
然而,下山的狗冲上了山,咬住了狼的脖子。
当狼被赶走,羊安全到家的时候,那些受惊的动物朋友来了,责怪羊不叫它们,一个个炫耀自己的本领。
但是在这些喋喋不休的朋友中,没有狗。
的确,少即是多。
一群假朋友,比如驴、猪、牛,都不如一个真朋友有价值。
年轻的时候,我以为身边能吃喝玩乐的人都是朋友。当我有困难的时候,有多少人帮助了我?
少即是多,哪怕只有三五知己,也胜过无数所谓点头之交。
朋友如茶,交友轻,慢。
朋友就像一杯茶,慢慢来,慢慢来。
我们不应该刻意去相识,而应该顺应命运的召唤,款款而来,像君子一样,在时间的长河中,淡淡相见,慢慢相处。
在时间的冲刷下,总会有人离开,但离开不一定是不好的,也许只是不合适。
什么时候能离开,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都说红尘三杯酒,世纪大业一壶茶。
但在交友方面,酒不如茶。
酒容易失态放肆,茶则清醒冷静。
交友如酒,在浓烈的气氛中相互碰撞,却睡着了。一觉醒来只有头疼,还不如茶中交友。
茶桌上的友谊,少了很多虚情假意,却也保持了分寸,留给彼此的是从容和真诚。
交朋友,就像喝茶,慢慢的,淡淡的,慢慢的。如果有人陪你从上半场到下半场,那一定是你的知己。
百年人生最后一个爱茶的人是谁?
著名作家李国文老师说:
一杯绿茶,是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都能陪伴到最后的朋友。
人生需要一杯茶喝到老,也需要几个像茶一样陪到老的朋友。
喝茶是一辈子的事,交朋友也是一辈子的事。
这辈子,就是一个从零到一百,再从一百到零的过程。每一个朋友的离开,都是一种时间排除法。
离开并不可惜,留下的才是最珍贵的。
正如吴秋山所说:
闲来无事,邀上一两个朋友,在茶馆泡一壶清茶,陪他坐几个小时,随意品茶聊天,也是一种尘外之乐的方式。
人生的茶,从新到旧,只有岁月知道它的味道;一群朋友,从多到少,只有我们知道他的价值。
看了很久很久,看了《你将去哪里》,最后才发现,最好的生活,不是年轻时的歌舞,而是老了有一壶陈年的茶和三五好友。
短短百年人生,陪你到最后的茶友是谁?
作家方家诚说:
生活就像煎荷包蛋。炒完了还有另外一面,有些东西要翻面。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有些东西是要翻盘的。
与其执着于失去,不如珍惜那些还在你身边的人,把三杯一生冲泡的老茶送给你的朋友。
一壶老茶,三五知己,胜无数人。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