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扬州吃下茶点茶 化解纠纷就吃讲茶

文昌扬州吃下茶点茶 化解纠纷就吃讲茶

作者:茶马道普洱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7-05 03:27:58 / 阅读数量:0

茶礼,狭义的是指婚事上的行聘之礼。广义的则是指与饮茶有关的各种社交仪礼。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极尽繁华了上千年。这样的文昌之地也行程了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下茶、点茶,以及吃讲茶。

扬州人家的婚事中,有婚前定亲一俗,男方定亲所送的礼品中,除糕点、白果、莲子、百合等食品外,必有一包茶叶作为女子的受聘之礼,而这包茶叶的取意是从一而终、绝不移志。据说,茶树的栽植很有规矩,下种出芽长成茶树后,不能移植,若要移植,不能成活,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曰: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扬州人用茶叶作为聘礼,就意味着双方亲事定下来后就不再变动,因此,扬州人把定亲行聘之礼又叫做下茶。

扬州人家遇有喜事,如招待媒人、新婿上门、迎接嫁妆、花轿(如今是花车)进门等,还有吃三道茶的礼俗,《邗江三百吟》卷九中云:扬城喜事,如款待作伐人(即媒人),以及新婿上门,姻亲初会时,入座用三道茶:第一道高(糕)果,献而不食;二道,或建莲、或燕窝;三道,或龙井、或霍山,皆食,皆曰茶。

文昌扬州吃下茶点茶 化解纠纷就吃讲茶

另外,扬州还有吃点茶的茶俗,这是祝寿、拜年时的习俗,《邗江三百吟》卷九中也有记载:遇大寿,来祝寿者;客登堂揖过,即有衣冠一价,捧盘中高(糕)果二盅献之,客惟摇手而己;此则用银镶杯,斟热清茶,内放红杏仁、长生果几个,以点染之,名曰点茶。

在下茶与点茶的茶俗中,主人向客人敬上糕果,客人都是惟摇手而己,献而不食,有些不明其中事理的人,会误以为客人不礼貌。其实,这正是扬州人的特殊礼节,糕果即糕点,取其吉利,叫成高果,有高升兴旺之意;客人不食,是让主人余下来,留待日后兴旺发达,是对主人表示善意的祝福和尊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