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盆地,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不仅是茶树生长的摇篮,更是茶文化的发源地。1978年,在这里的芒线发现了我国唯一的宽叶木兰化石,距今已有3540万年,被公认为现代茶树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景谷县以其丰富的乔木老树茶资源而闻名,全县各乡镇几乎都有老茶园的分布,而其中,小景谷(以下简称“小景谷”)的古茶园尤为引人注目。
数量与分布:茶树生长的沃土
小景谷茶区的古茶园在数量和分布上具有显著特点。景谷乡的文东、文杏、文山、文联、文召、营盘等村及所属多数自然村都有古茶园的分布,这些古茶园成片种植,密度较高,产量也较高。文东村委会的大中山村、陡坡脚村;文山村委会的苦竹山村(也叫金竹山)、大箐村、山背后村;文杏村委会的早荞地村、梅子箐村;老营盘村委会的柏毛箐村、丫口村;景谷乡的黄荞地村、九台坡村;文联村委会的大荒地村的古茶园单片茶林面积大,自然生长环境非常好。据历史记载,民国时期,小景谷街每年交易茶数量超过500吨。虽然由于茶树分到农户自产自销,难以进行确切的统计,但据专门在小景谷收购茶叶的茶商估计,仅春茶可能就有400吨以上。
生态与树龄:茶树生长的守护者
小景谷茶区的古茶园生态状况良好,未进行过大规模的茶园改造,古茶树基本保持乔木状自然生长,几乎没有经过矮化。小景谷种茶历史较早,现存量最大的古茶树应该是百年前纪囊廷推广种植后形成的,这些古茶树很多是干径10厘米以上的大树。
茶质与工艺:茶树生长的结晶
无工业污染、远离交通干线及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上树龄、生态状况及传统的加工工艺,使得小景谷茶区的茶质较好。在茶山上,几乎不存在用台地茶掺老茶树的问题。近年来,虽然也有部分台地茶种植,但绝大部分都种大白茶,大白茶每千克价格比老树茶高出近20元,不合算用大白茶(台地茶)去掺老树茶。
小景谷茶区的古茶园以其丰富的数量、良好的生态状况、较长的树龄、优质的茶质以及独特的加工工艺,成为了茶树生长的沃土,茶文化的传承者。茶树与人类共同演绎着一段段美好的故事,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冰岛村的茶韵秘境:探寻勐库古茶园的多样风味
2025-04-12 17:24:34三大古茶园:普洱茶文化的瑰宝与传承
2025-05-18 11:36:4103年勐海甲级紫大益(勐海大益茶园)
2025-05-06 08:59:32幼龄茶园修剪新技术:分段矮化法提高产量与品质
2025-04-28 18:58:59茶园秋冬管理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5-06-13 01: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