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根据我市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种植基础、资源优势和茶产业现状,我市茶产业总体布局为两带、两套、两网、一线。
(1)两条皮带。即茶叶生产加工核心带和茶叶生产加工发展带,涉及全市相关行政区的8县2区和开发区。
1.茶叶生产加工核心带。该地区位于信阳南部大别山北麓,属于我市传统茶叶生产优势区。是典型的高山浅山生态茶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现有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占全市的99%以上,主要涉及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和鸡公山、南湾管理区10个县。2012-2020年,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全面建设绿色无公害生态茶园,努力提高有机茶园比例。力争到2015年茶园面积增加到290万亩,到2020年稳步增加。大力发展信阳毛尖茶和信阳红茶、赛山玉莲茶、田阳吕雪茶、新林尤鲁茶、林深尤鲁茶等地方名茶,重点开发生产乌龙茶、红茶、花茶等新茶类,提高夏秋茶资源开发生产力,推广机械采摘机制生产炒青、烘青、蒸青等传统散装绿茶, 加快发展茶叶深加工,建立中国北方大型茶叶出口基地,开发生产高科技优质茶叶。
2.茶叶生产、加工和发展带。该地区位于信阳北部沿淮河流域,属于浅丘平原滩地。自然生态条件优越,适宜茶叶种植,具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和基础。现有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占全市不到1%,主要涉及平桥区、罗山县、潢川县、息县、淮滨县、固始县。2012-2020年,以引种试种和恢复种植为重点,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扩大种植面积,不断提高种植标准和质量,改造现有低产老化茶园,注重引进信阳毛尖和信阳红的生产加工技术,努力推广机械化加工生产,发展茶叶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稳步扩大产业规模,逐步提高茶叶种植和制茶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到2015年茶园面积增加到10万亩,到2020年该地区茶园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
(2)两集。即茶产业集聚区和茶产业集聚区,涉及全市八大产茶县和阳山新区。
1.茶产业集群。这个区域主要包括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八个县。以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浉河区省级茶产业集群为龙头,科学规划,支撑发展,突出重点,形成合力,带动其他县域集群建设,以若干茶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市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形成全市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