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经济的融合,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显得尤为迫切。1. 国内外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概述
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茶叶生产机械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70年代,采茶工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但受限于支撑力、叶片损坏等问题,未能广泛推广。80年代,采茶机、修枝机等得到质的提升并广泛推广,但由于茶树参差不齐和进口机械的冲击,国产采茶机受到挑战。目前,大部分采摘机为日本制造,价格昂贵,仅少数企业能负担。
80年代初,嘉善拖拉机厂生产的C-12茶园中耕机正式投放市场,对茶园种植适应性强,但价格较高,仅在少数国有茶园推广。20世纪90年代,浙江新昌生产出ZGJ150茶园中耕机,解决了深耕、除草、施肥等问题,但机具动力不足。茶园机械多采用传统的大容量喷雾方式,效率低,用水量大,且药液流失严重。
近年来,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高间隙自走式多功能茶园管理机及其配套设备,实现了跨越茶棚、进入狭窄茶行的作业,采用高效液压传动方式,集中耕、除草、施肥、植保等功能于一体。
国外在20世纪末研制出载客采茶机,有轻型自走式和自走式自走式采茶机两种,但由于对地面要求较高,应用受限。
2. 我国茶叶生产机械化现状与挑战
目前,我国茶叶加工和包装机械化基础较好,但茶园管理和生产机械化技术落后。茶园管理全过程机械化包括开荒整地、耕作、除草、喷洒农药、修枝、割草和采茶等。
3. 茶叶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性
实现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使用茶园机械可以一次性完成除草、施肥、深耕等作业,减少后续工序的劳动力投入。
减少茶园环境污染,保证茶叶卫生质量:使用机械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茶叶卫生质量。
提高名优茶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机械化作业技术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4. 中国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战略及重点
有序发展战略:根据我国茶叶生产的具体情况,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坚持发展急需的茶叶生产环节。
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土地平坦、坡度小、经济条件较好的茶园生产;优先发展大中型作业机械;优先发展茶园耕作机械化。
关键发展战略:加强茶叶生产机械化的技术路线和模式研究;重点发展茶叶生产和种植机械化;重点发展茶叶采摘机械化。
适度发展战略:发展方式、机型选择、机械化程度等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生产需要。
5. 推进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建议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建立茶叶生产机械化的科研、推广和应用体系。
加强茶叶种植农艺与机械化生产有机结合的研究。
加快茶园作业机械的研发。
加强茶园标准化建设。
培育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创新服务模式。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福建宁德茶叶基地(探秘福建宁德的茶文化)
2025-07-02 04:01:23给领导泡茶应该用什么茶叶和泡茶方法?
2025-06-29 00:37:53茶叶上面的毛是什么这些毛竟然有这么多种作用
2025-06-28 02:19:41全国最好的茶叶连锁店是哪一家,茶叶连锁哪个好
2025-06-23 07:32:06金华南山茶叶品味茶文化,探寻茶叶背后的故事
2025-06-22 0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