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湖北天门茶叶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湖北天门茶叶以及湖北天门茶叶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天门郡莓茶是什么茶
莓茶的新鲜嫩芽是翠绿色的,经过加工黄酮素溢出表面,雪白如霜,因其那表层的白色植物霜而得名为“莓茶”。
天门郡莓茶就是满披白霜、先苦后甜、口感醇香清润、回味极甘,莓茶又名“神仙茶”,为什么叫它神仙茶呢,因为它生长在张家界天门郡的环境特殊,富硒的土壤,无污染的水质,富含98%的负氧离子的空气价值成分首高;而且莓茶黄酮含量高达48%,堪称"黄酮之王"
宜昌本地的茶叶哪家品质好
湖北的茶叶一直是聊天比较少的,除了偶尔有朋友聊起恩施玉露以外,平常的时候都聊不多,这和地方推广的技术品牌有关吧。
我是做茶叶批发的,浙江人以龙井为主,每年有朋友从恩施做龙井43回来,去对一下茶样以外,和过去在海南每年有朋友带三峡绿茶对比,其他的就网上微信接触聊天了。湖北离浙江比较远,离信阳比较近,就市场方便来说更容易去做信阳毛尖格式的茶叶,另外一个就是受竹叶青工艺的影响也不小。
其实在历史上湖北茶,乃至宜昌的峡州茶名气都是不小的,云南人拼命的拉拢曲解“茶南方嘉木”,将这个南方曲解成云南,其实《茶经》中的南字是泛指江南,唐代的江南道范围非常广,而湖北的茶区早早被陆羽详细记录,是因为陆羽本来就是湖北天门人。
让湖北茶叶在世界上都有声誉是因为汉口,从1850年,汉口成为通商口岸,到188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口岸(占全国出口的百分之四十),东起武夷浙江安徽江西,西起四川重庆的茶叶都汇聚到汉口的茶厂精制打包压砖,同样的宜昌红茶也是那时随着车队船队走向欧洲。清末以后,汉口的贸易地位下降了,茶叶的产品品质产量也随之下降。
现在的宜昌茶叶已经没有了清末那样的辉煌,只能在信阳四川浙江福建等茶区的工艺影响之下作为源头加工,最突出的只能是性价比,在我们群里面湖北茶商的报价是最实惠的。具体到工艺上三峡几款绿茶,直条毛峰,宜昌红茶这些都很不错。
天门郡黄酮茶是什么颜色
天门郡黄酮茶的茶汤碧绿如翡翠,初入口有些苦涩,但口感是非常绵滑的,透出高山崖韵,随之而来的,是它的清醇甜味,还有那植物的草本香味,冲一杯饮后,接兑三杯开水。
陆羽茶叶品牌排名
排名第二。
1
大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15道,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
2
茶圣陆羽
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有《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湖北天门被称为茶圣故里,怎么没有知名的茶
湖北天门是茶圣陆羽故里,这是有史可查的,毋庸置疑。
在天门,有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陆羽故园里有一栋茶经楼,想了解茶以及茶具、茶艺等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进去参观;天门职业学院有茶道、茶艺等相关专业;天门佛子山境内火门山周边就有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园,出产的茶叶,品质还行,价格也不菲,一般人喝不起,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天门虽是陆羽故里,但宣传力度不够,天门也没有形成与陆羽名气相当的相关产业和产品。即使没有知名的产品,依托陆羽故里这张名片,也可以打造一个与茶叶产品、茶具、茶文化等相关的市场,汇聚天下客商,形成有具有影响力的相关产品集散地,助力天门经济发展。
很可惜,天门并没打好茶圣陆羽这张牌。
陆羽本是一名弃婴,在《唐国史补》、《新唐书》和《唐才子传》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相传在唐代的复州,有一天,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竟陵西郊的一座小桥,听到桥边有一群大雁鸣叫,走过去一看,原来这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婴儿,婴儿在严寒中已被冻得瑟瑟发抖,智积禅师抱起婴儿,发现是名男婴,便带回寺中收养,这名男婴,便是日后的茶圣陆羽。后来这座石桥就被人们称为“古雁桥”,而附近的街道也被称为“雁叫街”,这些地方在如今的天门仍然有迹可循。
在龙盖寺,年幼时的陆羽在师父智积禅师身边煮茶奉水。师父特意为他占卦取名,以《易》占得“渐”卦,卦辞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是鸿雁飞于天空,羽翼翩翩,雁阵齐整,四方皆为通途。于是定姓为陆,取名为羽,字鸿渐。
师父智积禅师煮得一手好茶,陆羽自幼耳濡目染,学了些艺茶之术。十二岁时,陆羽不愿吃斋念佛,便离开了龙盖寺,据说还在当地的戏班子里当过丑角演员,做过编剧和作曲等。后来陆羽受谪守竟陵的名臣李齐物赏识,送去火门山邹老夫子门下学习七年,直到十九岁学成才下得山来。
这里的火门山就在如今佛子山境内,是天门为数不多的几座山之一,这一带的山上从古至今都是有种植茶叶的,只是以前没有得到重视。如今这里的茶园已有一定规模,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依托陆羽之名,打造出具有天门特色的名茶出来。
从火门山(天门山)上下来之后,十九岁的少年陆羽一心投入自己喜爱的事业,开始了对茶的研究和考察工作。
品茶先品水,陆羽游遍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各地,在考察并搜集整理了大量茶叶制作资料的同时,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品泉鉴水经验。陆羽曾写过一篇《水品》,文中罗列出江河井泉及雪水等共二十品的水单。
陆羽曾辗转江苏苏州、无锡、南京、丹阳、宜兴和浙江的长兴、杭州和绍兴嵊县等地,而后又到江西上饶。对茶叶采制、饮用和茶事深入研究和实践,因而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知识。更重要是陆羽在湖州时得到颜真卿的支持和皎然的帮助,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后写出闻名于世的《茶经》。
陆羽虽不是在竟陵完成《茶经》并名扬天下,但从小在竟陵受到茶艺方面的耳濡目染,才是他对茶产生兴趣,从而开始相关研究最好的启蒙教育。
看了有些人的说法我感觉非常可笑。
他说陆羽是弃婴,就断言陆羽不是竟陵(今天门市)人,是个外地娃,并借此来发表一些荒唐之及的谬论。
试问以古人的出行方式,弃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他能走多远?毕竟是亲生骨肉,自己或有什么难处养不活,但他肯定是不希望将孩子丢弃在荒郊野岭活活饿死或沦为什么野物的腹中之食吧?他肯定是希望就近找一个容易被人及时发现并收养的地方,让孩子有一条生路,最好还能时不时的去看看孩子过得怎么样吧?
退一万步说,即使古人无论是自驾,还是坐飞机、高铁、公交万里迢迢来竟陵弃个婴儿,他从小生长在这里,他就是这里人。
所以,竟陵(今天门市)是陆羽故里,毫无疑问!
湖北天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天门有很多好玩的,具体如下:
1.茶圣故里园AAAA
茶圣故里园位于湖北省天门市老城区,是一个围绕竟陵水乡风光、历史文化和唐代茶圣陆羽古迹遗存打造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范围东起天门市广沟路,西至西湖路,北起陆羽大道,南至人民大道,总面积190.6公顷。
2.胡家花园AAA
胡家花园(又称胡巡按官厅),位于天门市竟陵雁叫街孝子里,始建于1899年,为清代山西巡抚胡聘之故居。据有关专家认定,胡家花园是湖北省仅有的一座巡抚官厅,是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晚清官邸。
3.天门东湖公园
天门东湖公园水体面积33万平方米,是中心城区重要的湖泊。天门市政府计划在此建设城市公园,经过全国公开招标,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以“凤文化”为主题的方案中标,这是一个全开放式的、体现滨水特色和地域文化的现代城市公园。
4.陆羽茶经楼
茶经楼位于湖北省天门市,坐落于陆羽故园内,为纪念《茶经》作者陆羽而建,2014年11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
茶经楼高53.85米,共九层,为仿唐式风格建筑,建筑面积5308平方米。茶经楼博物馆设有多功能茶道展示区,收藏有明嘉靖柯乔本、吴旦本、明嘉靖竟陵续刻本、仪鸿堂本、天门县志本、桑苎庐本等《茶经》版本。其中,茶经楼九楼对明嘉靖二十一年《茶经》刊刻场景进行了立体展示,四楼藏茶阁收藏有千余种茶叶。
5.天门西塔寺
西塔寺始建于东汉,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为历代高僧驻锡。东晋永和至升平年初(约公元353-357年),被后世尊为佛教史上里程碑人物的支遁曾驻锡该寺。唐开元21年,西塔寺住持智积禅师收养了一名弃婴,这就是后来因著《茶经》而享誉世界的茶圣陆羽。
湖北天门茶是什么茶
21届武汉茶博会9月11日在武汉会展中心开幕,名茶荟萃,盛况空前。
展会上“请你喝杯湖北天门茶”的宣传语十分醒目。茶圣故里湖北天门陆子茶道院带来了地道的天门本地茶——陆羽毛尖“季儿茶”和有机红茶“竟陵红”,大受茶友的青睐。
OK,关于湖北天门茶叶和湖北天门茶叶店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