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饼普洱茶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普洱茶的发发汗

青饼普洱茶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普洱茶的发发汗

作者:茶马道普洱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8-01 02:50:21 / 阅读数量: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什么叫普洱茶的发发汗这个问题,青饼普洱茶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茶叶发酵最佳温度

这要看是什么茶了,普洱茶温度是23度左右,湿度是50%——70%,其实就是人觉得舒服的环境。湿度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于干燥。湿度过高,容易让茶叶变质、长霉;过于干燥,茶叶转化又会太慢。温度不可骤然变化。仓内温度如果过高,温差变化太突然,将会影响茶汤水性给予口感的活泼性,甚至仓内温度太高,形成闷热,会将原本的生茶,转变为熟普。希望对您有帮助。

二、普洱茶发汗期怎么存储

如果家里有专业的存茶房间,在遇到下雨时,先将门窗紧闭,尽量避免潮湿的空气流通于房内,待晴天时再打开门窗通风干燥即可。

如果家里只有少量的普洱茶时,可以选一个大的玻璃罐、陶瓷罐或是锡罐等来装普洱茶,容器一定要干燥,清洁。但这样的存储方式只适合短期存放,为避开梅雨潮湿天气所用,待晴朗时,需要揭开透气通风。

三、生普工艺是哪年开始的

最早记录始于唐代。1382年、1664年都有记载。

关于普洱茶,目前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唐代《蛮书》。“无采造法”,没有具体的方法,和一些调料,如辣椒、姜等熬制在一起吃,直到现在还可以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看到凉拌茶这道菜。真正出现普洱茶制作工艺的准确年代是在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里。

在1382年,明代关于普洱茶的记载也是没有系统的制作方式,“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在当时明代驻军的眼中,普洱茶就只是比喝水稍好一点。

青饼普洱茶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普洱茶的发发汗

1664年,《物理小识》记载的“蒸而成团”,已经是明确的工艺,“团”所指的是紧压的物块,包括饼、沱等都属于“团”。

再过了接近100年,在历史的记载中可以发现,炒茶工艺已经出现,且普洱茶的名称在1825年已经出现在了正史的记载中,阮福的《普洱茶记》写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经历了200年,从“蒸而成团”到“蒸炒并存”的阶段。再经过大概100年的时间,出现了和现在非常接近的加工工艺,炒后变软,然后揉茶,晾干即得毛茶,就是初制茶。1939年李拂一所著的《佛海茶业概况》,已经把普洱茶的初制茶的工艺说得非常清晰:“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我们也发现了当时所说的泼水茶。

实际上,普洱茶的制作历史非常短,真正成熟的普洱茶制造工艺,从时间上来说,也就是和存茶的历史非常接近。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部队进驻后把下属的所有茶厂,全部统一了普洱茶的加工工艺。50年代统一了加工工艺之后,就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部分,延续至今的普洱茶工艺,加工流程大致包括杀青、揉捻、日光干燥、精制分级、拼配蒸压成型五个环节。

初制方法为每次取鲜叶2~2.5千克置铁锅中炒萎,用手搓揉,使出汁成条,晒干后即成毛茶,亦称散茶,就是现在的云南晒青毛茶,当时叫“滇青”;复制包括毛茶精制和蒸揉二部分,精制是毛茶经筛、簸、捡,剔去片、梗、茶末,进行分级。

总体来说,与其他茶类相比,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目前能找到的专业级别的资料记载,是1950年出版的由黄崇焘先生所著的《制茶学》。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内容。首先云南紧压茶的制造是被单独列为一个章节的,在第30章,共分为四节,即毛茶的制造、沱茶的制造、圆茶的制造和藏销紧茶的制造。那么在1950年,云南普洱茶到底是怎样的制造工艺?

毛茶的制造,和1950年统一的工艺是一致的,即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必须注意的是杀青时的锅温,锅要烧到发红时再投叶,这就是当时的杀青工艺。沱茶的制造,像目前沿用的,包括勐海、下关、凤庆的沱茶工艺和配方,都和原有资料记载的很接近。圆茶七子饼的制造,由青毛茶作为原料蒸压,和现在完全一致。特别提出的是,50年代以前,年产量2000余担,而镇越县(易武)占了1500担,四分之三的茶叶是镇越县生产的。

藏销紧茶的制造和七子饼有本质的区别,原料先进行拼配,然后剔拣→切茶→潮水(关键工艺)→称茶→蒸揉→发汗,潮水和现在的熟茶工艺非常像,但是过程很短,只有3天左右;发汗的过程,在茶业统称发酵的过程。

与生茶漫长的制茶史相比,熟茶的制作历史并不算太长。熟茶最早的雏形是泼水茶,50年代后期,中茶广东公司出口茶叶到香港时开始使用潮水做旧工艺;60年代从云南调拨毛茶拼配,到其他区域泼水做旧后出口;70年代初期,中茶云南省公司取得了进出口权,了解消费需求后,派员广东观摩学习,在1975年统一了渥堆晒青毛茶发酵工艺,至此,普洱熟茶时代正式开启;70年代后期,出现了后发酵的概念,为了做区分,出口普洱熟茶被特指为“普洱茶”。

所以到现在,普洱熟茶工艺定型其实不过40多年时间。众所周知,因为茶性浓烈,普洱茶在新茶时期并不适合品饮,普洱茶从压制成饼到作为日常品饮的茶品,大多都需要经过数年时间的陈放,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待普洱茶变得醇和适口。

1996年,是云南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关键节点。云南茶行业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公司——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说明云南的茶厂有了某种自主销售的权利。也可以这样说,1995年以前,所有的生茶,使用的都是统一的工艺,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杀青→揉捻→日光干燥,包括压制的工艺都是统一的。

对于所有的厂家来说,都需要严格的接受这样的加工工艺,每个茶厂都会对应的有一套标准样,省公司也设定了审评科室,专门针对原料,对是否能达到标准样的品质,是否是合适的品种进行审评。1995年以前的加工工艺完全是一致的,1996年,在勐库区域的原料供应商率先自主为省公司提供成品,销售端的茶商也可以指定需要哪个地区的茶叶。

以勐库大叶种为原料压制而成的普洱茶为例,最明显的问题是苦涩度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90年代中期,根据茶商需求,很多茶厂引入闷黄工艺,在揉捻后会堆放一段时间再干燥,即前发酵。采用了闷黄工艺制成的普洱茶,新茶时期的优势显而易见,溶出稳定、入口回甜(非回甘),适口性更好,茶香更突出等等不一而论。与此相应,加入了闷黄工艺的普洱茶,由于醇化的基础已经被改变,没有了越陈越香的基础,即便后期仓储环境再好,也无法实现普洱茶最核心的价值。

四、普洱茶是用脚踩的吗

普洱茶不是用脚踩的,而是将茶叶蒸过后,放在阴模具里,上面压上阳模,用脚踩阳模来压紧茶叶。不是用脚直接踩在茶上。而是隔着压模。

五、普洱茶十大古树茶

老班章茶的地位,在云南普洱茶中好比大红袍、铁观音在福建乌龙茶中的地位。老班章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

特点:茶气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里持久甘甜且香气高远,袅袅不绝,茶汤一入口,强烈的香气就贯穿始终。与香气同样强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大阳刚。但这种苦多集中于舌面,瞬间化开后两颊生津,水路顺滑,回甘,喉韵处处彰显个性。

真正的“曼松贡茶”产量并不多,严格意义上的“曼松贡茶”古树屈指可数。倘若你花高价买到正宗“曼松贡茶”,那就要恭喜你,很有茶缘。每年曼松贡茶产量极为稀少,根据当地老百姓说年产不过10来公斤在普洱中是顶级精品。

特点:甜润,喝的时候口里很甜,喉头很甜,茶气足而暖,只要喝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

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种植范围主要是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郁,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

特点:冰岛古茶兼具东半山茶香高味扬、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量气强之长,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入口苦涩度低到几乎没有感觉,但香气咄咄逼人,古茶应有的冲击力会从舌根缓缓向前延伸。香甜的茶汤会从口腔上颚一直弥漫到整个鼻腔,经过喉咙会有丝丝凉气。冰岛茶的力量总体来讲集中表现在舌面的中后部,两颊生津不断。

刮风寨古树茶(气,香,味,韵)都具有,基本代表了好普洱茶的高标准。有的茶友说茶气足,是指苦味,这是不可接受,也是片面的。气,更应该体现在内,就是喝下茶后整个身体感觉有点微热,当然不是全部都有。无法用一个科学数据来衡量。

茶气是指,在品饮时,丹田手足微微生热发汗,甚至有如练气功时得气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普洱茶真正迷人之处,在于内气;而内气,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的程度也不尽一样,但对内气的深入探讨,似乎从中医理论更能解释清楚。

特点:甜醇中含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而含蓄,喉韵绵延悠长。尤以后期变化之美见长,新茶初品甜味当先,喉韵深,香气足,后期变化汤水厚实,滋味饱满,苦底和涩味退去,陈香之韵渐出。

昔归位于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古树茶树龄约200年,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

特点: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麻黑茶又是易武普洱茶中最具韵味的茶。普洱茶之所以有今天的名气,麻黑茶功不可没,特别是在生茶领域独树一帜。

易武茶的灵气在于后期陈化中回生,通俗的说就是“越放茶气越足”,整个茶底韵的指标在上升目前茶友的认知是易武茶温柔,这是表象的,因为现在的研究表明,明前春茶不温柔;柔是因为茶料偏春尾,或是夏茶,或是混杂的茶。后期陈化后依然是淡,这或许就是目前易武茶的写照吧因为大家都想做便宜的易武茶,所以近几年没有出过什么经典的麻黑茶。

特点:麻黑的茶气和香味没有刮风寨的高扬,醇厚饱满,汤色黄亮,柔中之美,所以算是易武茶中的老二排行。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产品质上好的古树茶而被人们所认识。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

那卡茶在大范围划分上属于勐海勐宋茶区,勐宋茶区的乔木老树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嫩。

特点: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弯弓是这几年才被人们渐渐地认识,长时间的沉寂,让这片茶树躲过最疯狂的抢采,留住了那悠远的古韵。弯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区的核心区域。

特点:汤色金黄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饱满,独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较好,回甘生津一直延续,喉韵绵延悠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布朗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这里也有一些与苦茶相对应的甜茶,据说不苦,一般都被村民留着自己喝。

老曼峨的苦茶由于奇苦,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特点:条形肥壮厚实、紧结显毫、汤色剔透明亮、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

困鹿山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海拔1410米-2271米之间,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几里,东西宽数里。山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

特点:香气浓郁且稳实,苦涩感易化,滋味甘甜且醇厚鲜爽,茶汤内含物丰富,性质稳定,后劲较强,喉底生津明显而韵味足。

六、普洱生茶是阴干还是晒干

1、阴干。1:因为:在阳光下,普洱茶的酚类物质容易被氧化,从而导致茶叶变色、变质,并且高温的环境会影响普洱茶的成分,加速发酵变酸。一般来说,应该将普洱茶放在干燥、通风处,不可接触潮湿的环境。

2、2:普洱的存放环境要求很高,温度不可超过32度,湿度不能达到72%,如果购买大量的普洱,最好存放在纸箱里,或者是陶瓷罐里,也可以放入冰箱冷藏,但必须保证冰箱里的温度和湿度,若冰箱里的湿度比较大,建议在常温下保存。

关于什么叫普洱茶的发发汗,青饼普洱茶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阅读

勐海茶厂,位于云南省勐海县,以其生产高品质普洱茶而闻名遐迩。99傣文青年7542作为其招牌产品之一,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这款备受瞩目的普洱茶究竟价格几何呢?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品质与特色我们得深入了解99傣…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茶叶界的佼佼者,不仅揭示中国茶叶排行榜的第一名,还将解析普洱茶以及各类茶叶的排名情况,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独特的饮品。一、中国茶叶排行榜概览让我们一览中国茶叶的排名概览。中国茶叶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以下是中国茶叶…
前言在云南省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孕育了两种独特的美食——云南七子饼和普洱茶。这两种特产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品种繁多,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它们的品种和特点,许多人却知之甚少。本文将为您揭开云南七子饼和普洱茶品种的神秘面纱,带您领略它们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普洱茶这一茶类,从其茶汤口感、香气特点到不同香味的解析,以及专业术语的运用。普洱茶,作为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茶友的喜爱。一、普洱茶茶汤口感解析普洱茶的茶汤口感是评…
各位茶友,大家好!我要和大家一起探讨普洱茶的一些常见误区,以及其饮用时的利弊。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您对普洱茶有更全面的认识。一、大红袍与普洱茶的差异化分析我们来看看大红袍与普洱茶之间的区别。1. 陈龄差异:武夷岩茶(大红袍)的陈年期一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