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00多年前,普洱茶的历史便在三国时期拉开了序幕。据《滇海虞衡志》记载:“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这里的“武侯”即诸葛亮,相传他在公元225年南征至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的南糯山。基诺族深信武侯将茶树带入此地,并将其视为“茶祖”,每年举行祭祀。
唐朝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樊绰在《蛮书》卷七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菽、姜、桂和烹而饮之。”这表明唐代时期已经生产茶叶。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为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银生城产的茶叶可视为普洱茶的始祖。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提到:“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
宋朝李石在《续博物志》中也记载:“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茶文化的兴盛始于唐朝,而宋朝则是其鼎盛时期。中国茶叶的兴盛不仅因为中华民族以饮茶为风尚,还因为“茶马市场”以茶叶换取西藏的马匹,开拓了对西域商业往来的前景。
元朝在普洱茶文化传承中扮演了平淡的角色,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云南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最原始茶种的茶青制成。中国茶的历史等同于普洱茶的历史。元朝地名“步日部”后来演变为“普耳”,普洱一词首次出现在历史文献中。从此,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被称为“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名为普洱茶。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20年),谢肇在《滇略》中记载:“士蔗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出现在文字记载中。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络绎不绝。茶道的沿途上,形成了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通过古茶道和茶马大道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蜂拥的驮马商旅将云南地区编织成一幅最亮丽的历史画面。
清朝时期,普洱茶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枝头凤凰。不仅广受海内外人们的喜爱,更成为备受宫廷宠爱的贡茶,进入了最光彩而鼎盛的时代。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普洱茶7758是哪个厂的「普洱茶茶厂编号」
2025-08-13 03:50:49普洱茶如何施用化肥
2025-08-11 02:38:202003年7572普洱茶:茶界璀璨明珠,传承品质与魅力
2025-08-11 02:31:51行业发展趋势与分析_2023年普洱茶出口额预测
2025-08-09 03:59:54普洱茶哪里哪里产的好(小青柑哪里产的好)
2025-08-05 03:59:32